m6米乐注册
推进文明交通共建共治 带动社会秩序持续提升
2024-04-22 - 交通信号机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少路口都能看到值守的民警和志愿者。随着文明交通理念的不断推广,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了,闯红灯的没了,逆行的少了,乱鸣笛的少了,排队加塞儿的少了,强行猛拐的少了。同时,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的多了,非机动车自觉排队等候的多了。

  大家除了互相多了礼让,也多了安全和文明,被礼让的人会竖起大拇指,被规劝的人也能和颜悦色。

  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来自两年前。2021年8月,首都文明办联合市交通委、市交管局等部门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先后打造了120处市级示范路口,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共建共治,带动全社会一起将斑马线培育成文明线、爱心线、教养线年“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在全市吹响“号角”,考虑路口区位特点、交通流量、通行秩序等因素,全市在重点路口“一口一策”优化交通组织,开展首批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

  在此期间,政府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带头文明出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由市区两级机关工委和共青团组织,依托党建、团建活动,开展“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发动社会单位就近就便认领示范路口,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社会志愿者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路口秩序维护。截至目前,全市2068家文明单位踊跃报名,主动认领近1300个路口。

  市交管局发布的信息数据显示,伴随“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带来积极的社会反响,首都文明办联合交管等部门先后组织了25万余人次的文明引导员、社会志愿者力量,与交警、协管员共同编组,开展路通文明志愿服务;同时发动公交集团驾驶员4.5万余人次,在全市150处路口、交通枢纽等区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活动;协调全市各级交通安全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等,邀请学校老师、驾校讲师、公交出租驾驶人和快递外卖等行业代表,成立了136个交通安全宣讲团(小分队),与交管部门共同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近万场宣传,150余万人参与了文明交通网上承诺。

  交通拥堵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根治的“城市病”,用交通协管员赵师傅的话说,“经济发展了,日子过得好了,车多了才出现拥堵呢!”

  这些年来,北京出台了很多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交通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根治交通拥堵确实是世界性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出行的市民是继续跟交通拥堵“较劲”,还是用平常心,让自己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一分子?

  相信每个司机都有过如下的体会:如果后边一辆车因为烦躁,大声按喇叭,对于他来说可能仅仅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但却直接影响了您开车的心情。这种情况下,无论谁是前车司机,都不会心甘情愿地给后车让路。不仅如此,周边正常行驶的车辆都会受影响,驾驶员一分心,难免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更严重的拥堵。

  其实“路口减速不抢行,遇到行人多礼让”,这都是我们平日里能够轻松做到的。但很多人遇到堵车就心烦气躁,随意急行、猛拐和加塞儿。

  老司机都知道,在堵车时随意变道、加塞儿,不仅抢不了一两分钟,相反出事故的几率却成倍增加,可谓得不偿失相反,当大家都换位思考,用文明出行给别人一份理解,一份温暖,自己得到的不仅是来自他人的善意,更有安全的保障。

  我们作为交通环境的参与者,可能没时间和精力去做志愿者,但你们可以先从规范自身行为开始,汇集的善意终将温暖每个出行的人。

  首都文明办和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市交管局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坚持“宣、劝、管、罚”多管齐下,连续推出宣传教育、路面执法、配套保障等27项重点工作。升级、复用1161套路口监控设备,抓拍不礼让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全社会共同关注“文明驾车礼让行人”。

  此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还按照“标本兼治”和“整治一批、巩固一批、扩展一批”思路,开展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带动全市路口整体提升。经过努力,全市打造了120处市级示范路口,并以此为点进一步带动区级近300处示范路口的建设。为有效提升交通精细治理水平,北京逐渐完备道路基础设施,相关政府陆续增补“礼让行人”地面标识1100余组、交通标志630余面、反光道钉7100余个,确保了引导标识清晰醒目、导向明确。精细交通组织,优化了412处路通流线处路口设置非机动车一次左转、177处路口设置机动车右转必停、78处路口增设二次过街设施,减少人车交织,在提升交通安全的同时方便行人过街。据统计,2022年,北京市路口未礼让行人事故数量下降45.5%,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及“未礼让行人”派单月均同比下降44.6%。

  做交通协管员,赵师傅已经干了10年,他说自己特别能够体会到这10年来北京交通的变化。赵师傅下岗后,于2013年起当上了交通协管员。经过培训后,他被安排在永安里路口执勤,负责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平时最多的工作就是劝阻行人和非机动车按照交通信号灯和停止线等红灯。

  说起早年间的工作经历,赵师傅打开了话匣子:“那些年,交通文明宣传可没有现在的效果,每次红绿灯我在路口指挥,经常要面对骑车人抛来的白眼,你不就是协管吗?管那么多干嘛?这样的话我可没少听。”那时候,赵师傅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然后继续尽职尽责地劝阻行人,告诉对方这样做是为他们好。

  “以前在工厂我也是老师傅了,都带徒弟了,也是受徒弟们尊敬的。但那几年做协管员,感觉总有点儿低三下四的。有时候只能劝自己,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为大家文明出行服务的。”不过赵师傅有自己的劝解办法。“从积极的角度看,堵车是因为我们日子过得更好了,平时维持秩序也不觉得烦心了。”

  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每天两班倒,早上7点到下午1点一个班次,下午1点到晚上8点一个班次,每周能休息两天。这些年来,赵师傅每天都要喊几百句:“劳驾,您往后退点儿”。如今,虽然赵师傅还是习惯性地喊着“劳驾”,但明显感觉到遭受白眼的情况基本绝迹了。

  “就好像一转眼的工夫,大家都和气了起来。我们以前老是说要理解司机和行人,现在发现人家也开始理解我们了。等红灯的时候,车辆都齐刷刷的停在斑马线后面,我感觉我说劳驾都多余了。之前有一次大夏天协助交通疏导的时候,路过的司机还给我递上了一瓶水。”

  再有几天赵师傅就年满60岁到了退休的年纪,他就要结束自己交通协管员的工作了。虽说这10年来,在马路上跟交警一起风吹日晒,赵师傅吃了不少的苦头。三伏天里,协管员只能在遮阳伞下的一亩三分地执勤,三九天更难熬,5个协管员轮流值守4个路口,空出一个协管员去路口周围的商家休息取暖,然后再换回来,不然手脚冻得受不了。但如今的文明出行环境,让他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份骄傲,也对协管员工作有了一份不舍。赵师傅说,退休以后虽然他不再做交通协管员了,但还会持续关注交通出行,以身作则地维护文明出行。

  从警校毕业至今,交警李星灿在建国门桥到四惠桥这一段路的交通巡控岗上工作了6年。建外大街是首都心脏部位东侧的大动脉,从东长安街的入口横穿北京CBD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一段路是北京早晚高峰车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早上不到7点,李星灿在早高峰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上岗了。由于建外大街在北京交通体系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和其他路口相比,在这里执勤的压力相对较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要求现场民警必须在1分钟之内到场处置。每天,李星灿和同事都会时刻保持警惕,对讲机始终处于忙碌状态。

  李星灿介绍,相比于春夏秋三季,冬天的建外大街早高峰会更拥堵一些,因为日出的时间晚,广场升国旗的时间也相应地会晚一些,升旗仪式的交通管制可能会影响到随后的早高峰,届时必须有序控制东向西方向的车辆通行。

  而晚高峰时间段的建外大街交通情况就更复杂,这个时间段除了下班的市民和放学的学生,还有很多游客。道路上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汇在一起,快递和外卖电动车也比早高峰时增加不少。

  李星灿还记得6年前自己刚当交警时,曾在永安里和日坛路路口执勤,在警告或劝阻横穿马路的行人时,经常不被人理解,被顶撞是家常便饭。有些人对交通协管员甚至恶语相向,还得他出面警告才有效果。

  而现在,车辆和行人的总量增加了,但大家都主动服从交警和协管员的指挥,最明显的变化是骑车逆行的人大幅度减少,在路口等红灯时,不用他和协管员提示,人们也会在标志线内安静地等待。机动车经过路口也增加了“礼让”意识,很少看到强行猛拐或者随意变线的情况。“真的很省心、很暖心!”李星灿说。

  李星灿还说到一点,建外大街日坛路路口和永安里路口与其他路口不同,这里只有东西向的非机动车斑马线,而如果想南北向过马路,必须要走地下通道。但建外大街的人流量大,多数行人并非居住在附近,对路口的特点不了解。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从马路上横穿而过,却不清楚自己已经违反了交通规则。对这种情况,路口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和交通协管员会及时提醒,对于极少数横穿马路的行人,引导员和协管员在确保行人安全过马路之后,再给予提示和警告,告知行人过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在日坛路路口,除了交警之外,还有公共文明引导员在倡导非机动车规范行驶,有交通协管员帮助维护交通秩序,有辅警负责查处限行车辆,在他们的合作下,路口通行井然有序。

  此外,这个路口还经常有外国朋友问路,李星灿和同事们要掌握基本的英文对话能力,帮助外国人指路或处理一些紧急突发情况。

  在全市层面,交管部门最大化组织警力上路,新建、升级1161套科技设备,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非机动车闯灯逆行等12项路口突出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连续发生不礼让行人违法的268家专业运输单位、18家快递外卖企业,联合交通、商务等部门,综合采取停驶整顿、高限处罚、纳入行业征信体系等治理措施,有效遏制了交通违法。